师法自然的出处详细

   发布日期:2025-09-11 07:17:12     手机:https://m.qqhuangye.com/wenda/tag/465265.html     违规举报

师法自然的出处详细

师法自然是格物致知学说的现代解释: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后来明代的王守仁是这一学说的光大者。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文地址:https://www.qqhuangye.com/wenda/tag/46526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error":400,"message":"over quota","url:"https://www.qqhuangye.com/wenda/tag/465265.html
 
更多>同类问答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2  |  SiteMaps  |  BaiDuNews
Processed in 0.276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