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对印度人的评价就是“一言不合就开始跳舞”。确实,看那些印度电影,基本上每个电影都少不了唱歌和跳舞,印度人也好似个个是跳舞专家一样,长腿即能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舞蹈对于印度人来说特别重要。那么,代表印度的舞蹈是什么呢? 印度舞历史悠久,与印度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对于每个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一种艺术,更是有着浓厚的宗教含意。 因为印度舞一开始就是为了表达印度人民对神虔诚无比、洁净无私的爱而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表演给“神”看的舞蹈。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度舞的种类变多了,不再是只能在庙里表演给神看了,而成为了印度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众多印度舞蹈中,有四大古典舞蹈对印度人影响深刻。我们一一来介绍一下: 第一种:曼尼普利舞。在古印度时期,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创造了一种舞蹈,想要挑选一片适于跳这种舞的地区。他们挑选了很久,看中了一片山谷。 结果,这个山谷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没办法,湿婆神便用三叉戟劈山排水,将这片山谷填为适合跳舞的平地——这就是今天的曼尼普尔了。 据说,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尔跳的第一个舞蹈就是拉伊哈罗巴舞,而拉伊哈罗巴舞则是现如今的曼尼普利舞的雏形。 后来,曼尼普尔逐渐被冠以“舞蹈之乡”的称号,不仅每个曼尼普尔人都会跳这种舞,跳曼尼普利舞更成为了印度妇女必备的一种。 第二种:婆罗多舞。婆罗多舞是来自于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舞蹈,与南方各庙宇里的神明有密切关系,是仙人婆罗多的专属舞蹈。 婆罗多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全程哑演,舞者或戴着面具,或不戴而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婆罗多”一词就是由梵文“表情”“曲调”“节奏”三个词的字头组成。 第三种:格塔克里舞。格塔克里舞是喀拉拉邦最有名的舞蹈,因其本身是一种故事性很强又独具特色的颂神舞,能够把故事、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又被人称为“艺术的皇后”。 与其他舞蹈不一样的是,格塔克里舞一般是在夜晚演出,而且剧中所有角色全都是男子扮演的。 表演时演员们不许说话,只能通过双脚跳动的快慢、两手和十指的各种动作以及眼睛、鼻子和嘴唇等的不同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内容。 据了解,优秀的格塔克里舞的演员,他们的眼睛十分灵活,能够用眼珠的转动来划圈、画阿拉伯数字“8”,传递喜怒哀乐。 第四种:克塔克舞。克塔克舞产生于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是专供王公贵族茶余饭后消遣的一种宫廷艳情舞。 不过,克塔克不是地名,它原本是一个姓氏,而这个姓氏的人世代从事舞蹈行业,靠卖艺为生,因此,这种舞蹈就被命名为克塔克舞了。 表演克塔克舞的人男女均可,内容以爱情故事为主。演员一般会在脚上系有许多小铜铃,这些铜铃会随着演员的舞蹈动作发出不同的响声,或铿锵有力,或细碎悦耳。同时,演员还会随着鼓点和音乐用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各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