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去粉刺(中医教你告别粉刺)

   发布日期:2025-09-10 13:03:51     手机:https://m.qqhuangye.com/zhishi/6590.html     违规举报

中医去粉刺(中医教你告别粉刺)

 中医去粉刺(中医教你告别粉刺)

春季湿度与温差都比较大,皮肤也变得异常敏感,过敏、湿疹等症状容易在此时发作。天气一热,皮脂腺的分泌剧增,粉刺、痘痘开始在脸上冒出来,不但拉低颜值,还会影响心情。今天,教大家中医如何“战痘”!


痤疮?粉刺?黑头?


痘痘,医学上称作“痤疮”或者“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没有年龄限制,但多见于青少年,因此也被称为“青春痘”。


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

    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

    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



    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

      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

      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

      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

      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


      痤疮通常好发于面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愈合后可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或轻度凹陷性瘢痕,即我们俗称的“痘印”和“痘坑”。


      为什么会长痘痘?


      痤疮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病因复杂,与自身体质、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均有关系。而中医认为,一般由以下4大原因引起:


      1 肺经风热:肺主皮毛,肺经积热,加上感受外界风热,两热上冲,熏蒸肌肤而发病。

      2 脾胃湿热:过食油腻肥甘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循行颜面经络及胸背形成

      3 冲任失调:素体阴虚,虚火旺盛,加上情志不畅,肌肤疏泄失畅而致。

      4 血瘀痰结:病情反复不愈,气血瘀滞,或脾胃湿热,痰血瘀结。


      中医治疗法


      1、根据体质进行中药调理,以清热宣肺,清热化湿,调摄冲任或活血散结为治疗原则。

      2、针灸调理,取大椎、合谷、太阳等穴位,辨证加减穴位。



      3、外敷中药面膜,如消金方炎面膜,祛斑面膜等。


      推荐食疗方


      绿豆薏苡仁水


      ▍材料:绿豆25克、薏苡仁25克、山楂10克。

      ▍做法:把上述材料全部洗净,加清水500克,泡30分钟后煮开,沸几分钟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当茶饮。

      ▍功效:适合脾胃湿热型痤疮食用,具有祛湿、清热、消食的功效。


      枸杞消炎粥


      ▍材料:枸杞子30克、白鸽肉、大米各100克。

      ▍做法:把白鸽肉和大米一同煲粥煮熟,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功效:具有脱毒排邪、养阴润肤之功用。


      山楂桃仁粥


      ▍材料:山楂、桃仁各9克,荷叶半张,大米60克。

      ▍做法:先将前三味药煮汤,去渣后入大米煮成粥,每日一次,连续15-20天。

      ▍功效:适用于血瘀痰结型痤疮食用,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胃的作用。


      做好预防措施


        可用温水,硫磺皂洗脸。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类,甜食,多吃含B族维生素食物,如黄豆,豌豆,胡萝卜,紫菜、蘑菇、瘦猪肉,鸡肉等。

        多饮水,避免便秘,保持心情舒畅。

        不滥用化妆品,防止粉质化妆品堵塞毛孔。

        禁止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炎症扩散。


 
 
本文地址:https://www.qqhuangye.com/zhishi/659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error":400,"message":"over quota","url:"https://www.qqhuangye.com/zhishi/6590.html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2  |  SiteMaps  |  BaiDuNews
Processed in 0.305 second(s), 8 queries, Memory 0.5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