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过繁华的徐家汇,我没有停下,飞过高雅的淮海路,我没有停下,飞过雄阔的人民广场,神秘浪漫的外滩,我都没有驻足。 然后,迎着江上微带着海味的风,我飞过了母亲河——黄浦江。累了,于是停下来休息,停在一个巨大的球形物体上,环顾四周,原来是电视塔,我俯瞰着脚下这一片土地,这个让春风吹得生机勃勃的土地。 我又一阵冲动,我下坠,急速俯冲,陆家嘴最美丽的滨江大道,甲央绿地,新兴建筑群,一个接一个地在我眼前呼啸而过,就像风从耳边呼啸而过一样。我想抓住他们,看个仔细,来不及。我感觉我要融化,有一种要与大地相拥的冲动,深深扎进这片土地里—— 恍惚间,梦醒了。 我不知道,在梦里,我是什么,或许是一只海鸥,或许是一颗随风而来的种子,又或许只是一颗微尘。惟一肯定的是我与浦东的渊源。 很小的时傑,我从很远的地方投奔了在浦东的外婆,于是,我穿行在错综的弄堂里;沿着小河跑;在弄口的小店买上一包“萝卜丝”;在路边望着一座高大神秘的饭店想入非非;躺在竹编的凉椅上看星星。 这是童年的全部记忆。 有亲戚住在浦西,每次来浦东总要数出浦东许多的不是,总交口称赞浦西的繁华。我很不服。“你说浦东哪里比得上浦西,车子也没有,店也没有,路也没有……” 我哑口无言。 现在,浦东当年的旧迹多半是找不到的了,弄堂人家造成了高楼小区,小河也早填平了,弄口小店不知去向,连锁超市生意红火,虽然琳琅的商品中也有“萝卜丝”,可它现在也改名为“人参果”了;只有星星没有变,照着从前那座高大神秘的饭店,矮矮地蹲在并不高大的“仁和宾馆”后面。 如今,我大有话可说,但却不用我说,孙桥、张江、陆家嘴、外高桥、世纪大道……谁不知道?如今浦东上了国际互联网,不但外地人知道,连外国人都知道了。 住在浦西的亲戚因为迁居忙得不可开交,每每见面便连连摇头:无缘做浦东人。 我家倒真的和浦东有缘,当初无端地放弃了举家迁至淮海路一马当路的机会,失去了做个“上海人”的大好时机,安安分分地做起了浦东人。只是偶尔在全家都有空的时候,盛装出行,到浦西购物。 如今,在“八佰伴”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多少是从浦西赶来浦东“轧闹猛”的。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虽然亲戚与浦东无缘,但邻居却有不少与浦东有缘的人,燕姐是陕西人,哈工大建筑系的高材生,在浦东安了家,落了户,她的同事、朋友中,有外地人,也有外国人,在这儿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家。他们选择了浦东,浦东接纳了他们。“海纳百川”,在这儿展现得淋漓尽致。 浦东国际机场、地铁二号线,像两座马力巨大的泵,将不断为浦东输送新鲜血液;现代化的体育中心,绿树掩映的中央公园,为浦东平添几分生活情趣;即将动工的花木国际剧院更为浦东增加一份极具现代感的艺术气息……浦东未来究竟会是个什么样,恐怕凭我的想象力是猜不到的了。 但我相信我的梦绝不是荒诞的,无论我是一只鸟、一颗种子或是一粒尘土,我都会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因为我已经看见,浦东,正沿着洒满朝阳灿烂光芒的世纪大道,助跑,起飞——带着一个个辉煌的奇迹飞向新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