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也就是阿里巴巴屏蔽微信之后的五年,要求互联网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阿里巴巴为何屏蔽微信、却用淘口令?答案很简单:阿里巴巴为了增加打开淘宝App的频次。
阿里巴巴是一个互联网公司,App的Dau至关重要,因此,反互联网开放的“淘口令”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要增加淘宝App的Dau。
淘口令的本质是蹭微信流量,却要引流到阿里巴巴的淘宝App。正因如此,阿里巴巴不愿意微信存在,却也有利用微信。
在淘宝App的内部禁提微信,但在外部却通过在微信里面发淘口令调起淘宝App,这其实也是反应了一个主旨,淘宝App的价值观就是让用户只能用自己。
如果淘口令消失,阿里巴巴的电商将失去增长的源泉、甚至流失。
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是平台型电商,它自己没有货(不同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唯品会),因此竞价排名、广告费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阿里平台型电商,能打开链接无用,给自己的App导流才有用。
淘口令这种“反人类”的互联网机制之所以存在,其目的就是“从微信调起淘宝App”。有人也许会问,如果在微信里面,可以通过连接直接购买淘宝的商品,不好吗?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显然是不好,增加淘宝App的Dau,才是阿里巴巴自己的流量池。在微信里面购买商品,对于京东、苏宁这些“自己有货”的电商可以,对于阿里巴巴绝对不可以。
阿里巴巴本质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其商业模式、经营利润来自于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
获取流量、贩卖流量。
淘口令就是从微信调起淘宝App的机制,这是一个增加淘宝App的机制。
阿里巴巴很不愿意在微信里面能打开淘宝商品的链接,更不愿意在微信里面可以直接购买。因为,流量池一旦离开淘宝App,阿里巴巴的电商就失去了收入的来源。试想,如果在微信上面可以购买淘宝商品,大量的淘宝商家可以直接转向微信交易,淘宝仅仅作为一个“货架”。
在阿里巴巴的淘宝App内部,绝对不允许出现“引导到微信交易”的情况,但是在微信App里面,却有了淘口令这种怪胎,这其实就是为了增加淘宝App的Dau,这也是一个贩卖流量的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诉求”。